🚀 三句話總結

  1. 理解設計一個產品的五步驟
  2. 理解這五步驟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
  3. 系統化整理,將設計五步驟套用在人生中的遇到問題的SOP

☘️ 為什麼我要了解

人的一生都在解決問題,所以身而為人一定有自己一套解決方法,但是都是模糊沒有整理的,以至於如果要檢討精進就更為費事

🎨 改變了什麼

以前都沒有系統整理,所以解決完問題都很難檢討改善,所以將設計五步驟套用在人生問題的方案,將有助於檢討時發現 是哪個環節不及格所導致,進而避免下次再次發生。

✍️ 總結和心得

「設計思考」是一門「以使用者為中心」的方法,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,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。

該方法是由美國知名設計公司的創辦人「David Kelley」所提出

「設計思考」要如何進行?

設計思考是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一門「設計思考」學分,該最初的定義是

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,考慮人的需求、行為,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。」

由上可知「設計思考」是基於人的需求而產生的設計方案,所以固然也可以運用在人生中各種問題或是需求。

而總共有5個步驟,分別是

  1. 同理 - Emphathize
  2. 定義 - Define
  3. 發現 - Ideate
  4. 原型 - Prototype
  5. 測試 - Test

同理

發揮同理心,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,需求分析、用戶研究。

可以透過觀察、接觸、換位思考,等等方式定義問題,可以透過詢問「為什麼」進行了解真實的需求

Ex:
在人生中思考可以運用:一個人不開心。

定義

清楚定義關鍵問題點

根據上一階段的蒐集,從中挖掘出使用者的實際需求,找出使用者的「痛點」

Ex:
這個人不開心,加上他很會吃,並且根據接觸資訊來判斷,該胖子太胖了,交不到女友所以不開心。

發想

腦力激盪,想出解決方案

在這階段可以天馬行空的丟出點子,不用思考可行性,重點在無限發散。
簡單說就是腦中的資料庫多不多,如果一個問題只能提出一個解法,就稍嫌可惜。

Ex:

  1. 介紹女友
  2. 運動減肥
  3. 飲食減肥

原型

製作原型,模擬流程

根據上述的方案,選擇一個進行規劃,用最低的成本模擬想法,製作MVP產品,又或是製作「原型機」

Ex:

  1. 下載哪種App,是否需要付費 …etc
  2. 健身房哪間?多久一次?哪種運動 ..etc
  3. 需要斷食嗎?周遭是否有健康餐? …etc

測試

透過測試,確認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

透過測試去重新檢查上述那些方案需要調整,是否真正解決使用者需求?可否利用該階段的反饋進一步優化產品?

該步驟不是設計思考的終點,大多數情況,設計思考都在會 45之間反覆運作,更甚者會在 35之間反覆操作。

Ex:

  1. 實際操作一個月,了解外貿協會居多,所以還是減肥吧
  2. 運動減肥後發現還是沒女友,可能自己長太醜?於是換造型或是換臉
  3. 飲食減肥後發現自己為了生桐飲食沒錢了,連餐廳都吃不了,還是換另種減肥方案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