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報P.04 - 秒的定義
🚀 三句話總結
- 了解秒的各種定義,以及他們遇到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案解決
- 了解銫原子的特殊頻率搜尋方法
- 了解最終秒的定義
☘️ 為什麼我要了解
因為銫原子的搜尋方法非常特殊,是一個蠻有趣的演算法,不只是物理演算法,在軟體中也是很特別的暴力演算法。
🎨 改變了什麼
知道物理世界中的銫原子演算法,將其轉換為軟體的演算法,算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演算法,可以學一下,將來可能可以實做在程式上。
✍️ 總結和心得
一秒到底有多長?
一秒是多久? 為什麼不能是我從台北到高雄的時間叫做1秒?
很久以前一秒的定義是一天的 86000/1 ,也就是一天 = 24小時 = 1440 分鐘 = 860000秒,那麼一秒是基於一天而定義出來,那一天是什麼?
一天到底有多長?
真太陽日 - 定義
一天是當太陽第一次上升到最高點時後,之後第二次升到最高點的時間差,太陽經過2次天空最高點的時間差,說人話就是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的時間差,這就叫做真太陽時。
真太陽日 - 問題
但是隨著科技進步,人們發現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,導致橢圓靠近太陽的真太陽日短,橢圓遠離太陽的真太陽日長。於是每個真太陽日都不相同。
平太陽日 - 定義
於是科學家觀察把一個周期內的所有真太陽時加起來取平均,這叫做平太陽時,一天就是平太陽時
平太陽日 - 問題
又經過一段時間,科技進步,科學家發現因為地球的地軸會輕微的改變,地球的自轉速度越來越慢(有可能最後不會自轉只剩公轉),每年平太陽時不一樣,每年的一秒都不相同。
重新定義「秒」
很明顯太陽推斷一天有很多變數,其根本問題是太陽為非穩定的觀測對象,於是科學家們修改秒的定義,從宏觀到微觀
修改秒的定義,由宏觀的太陽定義改為微觀的銫原子穩定週期,
銫原子
先來介紹銫原子的結構:
從上圖知道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,很容易受到影響(躍遷),而銫原子具有兩個超精細的能階,根據波耳模型的發現:
1 | 原子處於「基態」的時候,吸收了一定程度的「電磁波」,將會產生「躍遷」,處於「激發態」, |
公式:
$\Delta E = hf$。 h = 普朗克常數 = 6.63*10^-34
簡單說,如果銫原子就像一棟大樓,其中一個房客很不穩定,他住在6樓,只要給他能量後,會爬到7樓,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又會自己回到6樓,在這過程中他會發光!
而我們的目的就是找出,什麼能量可以讓他從6樓 爬到6~7樓的第一個台階。
簡化模型
將上述的內容整理成以下已知的條件:
- 由於 b 和 a 能量差較大,讓 b 躍遷到 a 的電磁波有一定誤差。
- 由於 c 和 b 能量差較小,讓 c 躍遷到 b 的電磁波必須非常是精準才能「全部躍遷」。
- 我們可以使用工具,在 a 衰變過程中 可以觀測到 自發輻射的能量
- 我們可以使用工具,讓 b 全部躍遷到 a ,然後處於 a 的銫原子有可能衰變成 b 或 c
根據上述條件,我們就可以根據演算法,獲取我們所需的「目標頻率」,而目標頻率就是條件2的, b 和 c 之間的「超精細能階」的電磁波頻率。
演算法:
我們可以通過一種演算法,獲得這目標頻率。
- 先進行初始化,讓所有的銫原子回到 c
- 讓 b 躍遷到 a ,然後觀察a衰變的能量
- 如果能量為 0 ,代表沒有 b 已經沒有原子
- 如果能量不為 0,則持續進行該動作,直到能量為0,也就是 b 沒有原子了
- 讓 b 躍遷到 a ,然後觀察a衰變的能量
- 往 c 打出某個頻率的電磁波
- 如該頻率是「目標頻率」則可以讓所有 c 的原子躍遷到 b
- 如果不是則代表只有「部分」原子躍遷到 b
- 持續透過初始化的流程,找出 最大的衰變能量是多少,就代表所有原子都在 b,就可以找出 當初「 c 打出某個頻率的電磁波」 是多少,就可以得出「目標頻率」。
用程式碼表示大概如下:
1 | for (當前頻率 = 0 ; 是否紀錄表中的衰變能量由高轉低(); 當前頻率++){ |
世界協調時間:
由於秒的定義不再是以天文觀察而定,那麼我們不就可以取代平太陽時這種不考靠的時間定義嗎?
答案是不能。
- 原子時太穩定,世界時因為地球自轉越來越慢,時間久了兩者差距就越大
- 經過百年後,太陽在天空最高點時,世界時紀載12點,而原子時紀載14點
- 經過千年後,太陽在天空最高點時,世界時紀載12點,而原子時紀載18點
若時間的標準採用穩定的原子時,那麼時間久了,時間對於人類的生活認知就相差越多。
世界時不穩定,符合人類生活認知;原子時穩定,不符合人類生活認知,但科學發展必須使用高穩定的原子時,那怎麼處理?
答案是世界協調時,基於原子時定出的新時間標準
協調世界時。在1972/1/1 00:00:00,開始計時
- 協調世界時的「一秒」是採用原子時的標準產生
- 世界時的「一秒」是採用平太陽時的天文標準產生
而當協調世界時與世界時快了一秒,那麼則人為的「加一秒」(原子時的一秒)在協調世界時,也就是23:59:59 下一秒不是 00:00:00 而是 23:59:60 ,那一秒稱為「閏秒」。
而現代的時間標準是 協調世界時,而一秒的標準則是原子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