📕書籍資訊:

書名:人類大歷史:從野獸到扮演上帝

作者: Harari
評分: ⭐ ⭐ ⭐ ⭐ ⭐(5/5)

🚀 三句話總結:

  1. 猿人變成人類的合理推理,獨樹一格的見解
  2. 幻想是智人稱霸的關鍵,與之延伸的概念:貨幣、國家、宗教..etc
  3. 由於幻想讓人們科技發展迅速,漸漸可以驗證幻想真偽,幻想被推翻了,人們下一步該怎麼辦?

🦐 為什麼我需要讀這本書

看完後會對「解釋一切」,有更深的理解,一切東西都好像因為這本書而變得有道理,原本看起來像是玄學的地方都有可以解釋的空間,尤其書中對於貨幣、國家、宗教…etc的闡述特別新奇。

🎨 總結和心得:

人類簡史

這是一本以色列的歷史學家 尤瓦爾·赫拉利 所寫的書,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述人類歷史的完整故事,以下的紀錄是我自己觀看的心得和整理,有些書上可能沒有提到,主要會以智人的轉變來探討宗教、國家、科學。
宇宙的源起(大爆炸)大約出現在135億年前。

地球大約出現在46億年前。

生命大約出現在40億年前。

真核生物(具有細胞核的生物)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。

多細胞生物大約出現在11年前。

動物、植物大約在3.6億年前登上陸地。

恐龍大約出現在2億年前。

猿人大約出現在600萬年前。

智人大約出現在16萬年前。

而我們現在世界上只有一種人,智人,我們都是智人的一種(黑人、白人 ..etc全都是智人)

但是在10萬~200萬年前,這世界上不只有智人這物種,還有很多物種。

科學家們根據DNA來分類,就像是你不會把貓和老虎混淆,雖然都是貓科,但是他們卻是不同物種。

他們分別居住在不同地域,有不同的進化特徵和生活習慣,如果沒有意外就會存活到我們這個時代,而我們祖先智人在非洲,於10萬年前第一次走出非洲,但立刻遭到尼安德特人的痛擊並擊退。在7萬年前智人卻能成功走出非洲,對尼安德特人進行了種族滅絕,並且開始征服全世界的人種,成為唯一的人種,很明顯意外發生了。

人種的誕生:

1973年,科學家考古發現一具來自320萬年前的12歲猿人化石,取名為「露西」,該化石各種證據指出,320萬年前的猿人是長距離直立行走的物種,長距離直立行走是奠定人類生存的基石,很少有動物能實現長距離行走,主要形成原因是:


根據考古資料,原本非洲是個森林密茂、水草豐厚的地域,因為大部分的獵食動物無法爬樹,於是古猿選擇在樹林的樹枝上生活,這是相對安全的選擇,而為了要在樹林間攀爬,演化了擅於爬樹的前肢,古猿們以食用各種水果和小昆蟲為生,古猿為了要收集樹上果實,於是又演化了靈活的雙手,雖然古猿可以在樹林中直立行走,但也只是短距離,沒必要演化出長距離的需求。

直到某次板塊運動將非洲一分為二,中間分開的地方被稱為「東非大裂谷」,並且也形成一些山脈,而這些山脈的隆起,把非洲西邊吹來的濕潤空氣給阻擋了,導致非洲東部逐漸乾燥,樹林矮化,草原誕生。


而位於東部的古猿們為了生存,被迫移動到草原生活。當古猿第一次來到草原遇到了很多生存威脅,其中威脅力最高的是草原肉食動物,他們依靠優秀的嗅覺、聽覺、視覺、四肢行動力來捕捉動物進行生存,身為古猿優勢是爬樹,我們有優秀的前肢和靈活的手掌,但是到了草原沒樹爬了,別人都用四肢快速移動,而我們的前肢又不是設計來奔跑的,很明顯我們猿人剛到草原無法適應,於是古猿被迫做出了一些改變:

  1. 為了要盡快得知肉食動物的進攻,才能更大機率逃跑,最直接的方法是讓視線超越草叢,於是古猿們站起來了
  2. 草原的食物貧瘠,古猿們需要長距離移動,以利尋找到更多的食物
  3. 原本樹林飲食習慣被迫改為草原飲食習慣,像是吃肉

綜合上述三點無法適應的古猿們將被淘汰,適應的古猿發生了一些特殊的改變,改變後的古猿我們稱之為猿人。

長距離直立行走:

因為直立行走了,古猿可以提早發現危險和食物,因此古猿可以吃到高品質的食物(肉),所以有更多的養分來源,而且還是高品質來源,提供了優秀的進化環境。

直立行走的影響:

我們說過古猿因為直立行走可以吃到肉?為什麼

科學家們曾經測試過,給四肢行走的猩猩戴上氧氣罩,之後找一個相同體重的直立行走的人做比對,發現同樣的移動距離,猩猩的耗氧量是人的4倍,所以直立行走能夠更有效的長距離移動

為什麼我們需要長距離移動:

上述提到直立行走,讓我們有能力進行長距離移動,但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長距離移動,這跟能吃上肉有什麼關係?

因為古猿剛到草原,飲食習慣改變,需要涉入更多的食物,於是開始吃肉,但是草原動物羚羊哪一個不是超跑等級的怪物,古猿才剛有直立行走的功能,能跑贏他嗎,於是古猿們採用新的捕獵方式:傻呼呼的追著對方跑,雖然跑不贏但也能累死羚羊,根據上面的耗氧實驗,可以知道爬行動物跑得快,但是能量消耗高,更何況當羚羊看到,有個連伏擊都不會直接衝上來想吃自己的白癡,跑了一天一夜還在追,處於驚慌的情況下,更加劇能量的消耗,後來羚羊被累死了,所以狩獵技巧就是累死他後吃上肉。

體毛的退化:

並且我們為了長距離奔跑,我們退化了毛髮。為什麼我們沒有像是熊一樣厚重的體毛,體毛能幫我們抵禦蚊蟲、草叢劃傷、防止曬傷、保護色等等。這麼多的好處,為什麼要捨棄? 因為我們長距離移動需要優秀的散熱,所以我們退化了體毛,加強了汗腺,保留了頭髮抵禦頭頂的直射陽光,眉毛讓汗水不會影響到我們眼睛。

獵豹號稱動物界的法拉利,因為沒有散熱系統,所以無法長距離追逐動物,雖然是超跑,但是油量非常少,不然全世界都被獵豹佔領了。

大腦的升級:

上面講了古猿如何獲取高品質的養分,為此付出什麼代價,我們在講一個好處,因為直立行走,可以看得更遠對於平衡的需求更高,人腦就需要變得更聰明更高效,就像是CPU一樣,原本你只要辨別周圍1公里的事物,CPU用AMD做的就堪用,但是現在需要看周圍10公里的事物,這就需要Intel的CPU才能應付,而要使用Intel的CPU你必須擁有更多的金錢(養分)。

更何況你需要在奔跑中認清周圍,就必須更優秀的處理器,像是移動中的相機,對於畫素的處理就很爛,因為移動中需要非常強大的CPU。

大腦之所以升級,是因視野的變更需求和平衡感,並且我們有足夠多的養分去升級,所以你可以嘗試閉上眼行走或是保持平衡,你會發現很難走的直、保持的很穩,這是本能。

大腦升級的效益:

大腦原本是因應視野和平衡感進行升級,但是升級後卻又意外發現有更多的功能,學習,像是你看到一隻羚羊被樹枝刺死,你就可以知道尖銳樹枝可以做為武器,這是其他動物都不會有的意識,並且這些東西可以被模仿,你會了就可以教導別人,形成一個高效的聚落,也因此大腦的提升和直立行走的影響,讓人們可以更有效率的獵捕食物,更容易取得到高品質的營養,就有更多時間與族人相處、交流、繁衍、製作工具。

為什麼其他動物沒有直立行走?

因為不需要,雖然猿人因為直立行走提升很多能力,但是對非洲動物來說,主要的威脅還是獵豹那些食肉動物,沒必要演化出針對猿人的功能,更何況猿人是雜食類的,誰說一定要吃肉的,只是肉提供了更多的養分。

大腦的弊端

上面提到大腦的好處,但是大腦不是越大越好,那只是物種在面對環境演化的工具,就像是身高,長頸鹿如果沒這麼高,那麼地上草食動物太多,長頸鹿的食物就會被別人吃光,相同道理,你有看過100公尺長的長頸鹿嗎,沒有。因為太高了反而吃不到樹葉,就不可能存活到現在被我們所知道。

大腦也是如此,而且大腦是奢侈品,只占用我們體重的3%,但是卻消耗的能量卻占到全身的25%,也就是說你為了這小東西,付出了25%的能量給他,古猿也是很幸運地具有獲取高品質的養分的技能,才能夠養起這個奢侈品,如果養不活也沒必要演化出,聰明一點但是卻會餓死的物種,又或者說早就有這物種,只是馬上被大自然淘汰了。

尼安德特人:

上述的理論提供了一種人是怎麼從猴子變成人的過程,而要理解為什麼智人能征服全世界人種,我們先從智人的第一個敵人來介紹,根據考古發現:

  • 尼安德特人的腦子比智人大,更聰明
  • 尼安德特人的身體比智人強壯,是最高級的獵食者
  • 尼安德特人的眼睛比智人大,以利在方圓幾公里迅速找到食物

除了上述條件,其他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相差不多,從上面條件可以看出,尼安德特人跟智人的差距是非常大,也難怪智人曾經發動過戰爭,但失敗了,走不出非洲,但最終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被滅絕呢?

智人的轉變:

智人之所以能夠佔領全世界,是因為他們發生了認知革命,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,改變了智人的大腦內部連接方式,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,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。

它讓智人可以描述沒有見過、聽過、碰過的事物。
Ex: 某天智人的家被獵豹盯上,突然冒出個獅子把獵豹殺死吃掉,智人們就會說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、獅子是神明的化身,舉頭三尺有神明等等。

而只要提出某個觀點,並且可以讓更多的智人認同,智人就從原本的以家族為單位的群居改為多個部落共同生活。

群聚的管理:

部落共同生活會導致人數非常多,管理上就有困難,但只要他們相信神明的存在,就能一定的限度去制約一些”壞人”,而壞人必定也相信神明存在,不然他們也不會共同生活。

群聚的好處:

智人們擁有這能力後,大家就可以聚集非常多人,只要其中一個愛因斯坦,發明某個科技,就可以快速提升整體水平。

群毆,群體可以避免被攻擊,而攻擊時可以以群聚優勢提高勝利機率,協作獵物 …etc

認知革命的差異:

尼安德特人因為沒有認知革命,所以只能是小團體的形式生存,像是古猿依靠本能去建立自己的團體,就像是動物園裡的猩猩。

而這正是智人的成功關鍵,根據考古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一對一必定失敗,但是上千智人打群架,尼安德特人也就因此沒落,因為尼安德特人沒有有效的合作機制。

自從智人有了虛構故事後,開始征服整個世界,先滅尼安德特人,後續直接滅絕所有人種,至此人類就只有智人這個種族。

文化:

正因為人類有想像不存在的事物,同時也能讓其他人相信,因此統一了全世界,於是開始了各種發展,像是發展了農業讓糧食提供更穩定,於是有了資源去培養所謂的科學家、戰士等等,造就了我們這個世界。

在這過程中我們虛構了很多事物,這些事物就像是膠水一樣將我們牢牢黏住,讓人類這個群體可以穩定的發展,像是我們相信地獄和天堂的存在,讓互不相識的人能夠互相幫助,我們相信耶穌的存在於是我們參加了十字軍東征。以此形成一個一個的文化。

但要虛構出不存在的事物,還要讓別人相信,其中最困難的是你要如何讓別人相信。
Ex:我虛構出吃酥皮濃湯把酥皮拿出來出,這樣會遭受到酥皮之神詛咒,於是大家都相信酥皮不能單獨吃於是社會就更團結了?

明顯要形成一個文化,必須靠得住讓別人相信的理論,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宗教

宗教:

今天我們有很多宗教,而宗教是怎麼來的,可以看出是由於智人們可以討論虛構的事物,我們可以討論看不到的事、物、人。人們因為這功能創造出的一個單字,宗教,這裡不討論哪種宗教和上帝的存在等等問題,我們可以根據歷史總結出,宗教是一種能夠穩定社會的產物,聖經、古蘭經、道德經、易經、論語、我的奮鬥等等。

聖經延伸出很多對於世界萬物的解釋,而貌似這些解釋都好像有道理只是當時科學沒辦法驗證,像是「天動說」說明月球、太陽、星星都是繞著地球轉,所以才會有東昇西落,人們相信聖經而聖經能貌似都能解釋世界萬物,以此為基礎有了穩定的社會。

我的奮鬥,希特勒闡述了自己的思想 德奧合併、反猶太主義等等,以此讓原本不會有交集的兩個人因同時認同這思想,於是一個人變成一群人,其中思想就像是膠水一樣穩定住這千千萬萬的人民。

國家,不同的兩個人,會因為自己是台灣人於是一起相互支援奮鬥,皆因為我們相信有國家的存在,但其實國家也是我們幻想的名詞,因為我們都是智人,從DNA上無法知道你是台灣人還是大陸人,只因為我們相信有自己的國家,而國家的形成就是一群人,而這些人之所以會再一起是因為種種文化的影響。

貨幣

今天你相信這張紙能夠換來資源

所以這張紙才會被你珍藏,而你拿去跟別人換,別人也相信這張紙能夠為他的兒子付學費 ..etc

而貨幣就是建立在信任上,你相信這張紙是因為美國這個國家的存在,這個國家會盡一切努力保障你的這張紙能夠換到你要的東西,所以貨幣也是一種虛構的東西。

如果有外星人存在,他們沒有認知革命,他們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一張紙可以讓一堆人賣命,而路上的傳單紙卻沒人要搶。

科學:

自從我們從智人統一全世界,之後開始了人類輝煌的發展,農業的發展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資源,於是就有了酒、釀酒師、詩人、哲學家、科學家等等,這些專業人員就可以不用花時間去耕田、打獵,只用把心力至於社會發展,科學以此基石誕生。

隨著科學的誕生,人們發現科學和文化與宗教有所衝突,凝聚人類的是虛構故事,但科學卻是驗證虛構故事的工具,以下舉個例子:

伽利略 (科學 VS 宗教):

中世紀的歐洲正處於基督教治國的階段,宗教已經凌駕於王權政府了,聖經中紀載「世界就堅定,不得動搖」,以此為根基就有了「天動說」,當時的神學家們推崇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「地球是宇宙中心」的學說,他們宣稱,宇宙是一個充滿「各種等級的天使和一個套著一個的水晶球」,而靜止不動的地球就居於這些水晶球的中心。

哥白尼發現其實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,但是哥白尼的作品沒有廣泛傳播,他的同輩有人嘲笑他,有人譴責他。連宗教改革領袖馬丁·路德都說:「這個蠢材希望顛覆整個天文學體系。但是《聖經》告訴我們,約書亞喝令停止不動的是太陽,而不是地球。」

然而哥白尼的著作影響了伽利略。

伽利略使用自製的望遠鏡得到更多的數據,這些數據都支持了「地球不是宇宙中心」的觀點,而因此寫了一本書「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」,這本書在出版前是得到了審查官允許和支持的(當時教宗是伽利略的好朋友),然而不久教廷就後悔了,人們把這本書是為擁護哥白尼主義的令人信服的論證。

這本書顛覆了人們對於聖經的紀載、世界的存在等等,於是教宗決定進行審訊伽利略,伽利略被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獄,並且不准與任何人接觸,長期的牢獄生活早已摧毀了伽利略的健康和鬥志。他最終同意放棄哥白尼學說,從學術上來說,伽利略的生命就此終結。

事實上,餘生他都在軟禁中度過,不能外出旅行,一次只能接待幾個客人

乾隆 VS 洋人下跪 (文化 VS 宗教) :


還記歷史課本的一件事嗎?發生了乾隆接待了馬加爾尼使團,但是卻發生了禮儀問題,乾隆認為我是天子,上天的兒子,任何人見到我都需要雙膝跪拜,你一個洋人居然不跪,於是因為禮節不同,西方使者拒絕下跪乾隆大帝,中國錯失發展良機,當初特使團攜帶的先進武器也因此都被丟進圓明園的倉庫,而因為乾隆這舉動導致以後的幾百年中國都被西方列強欺凌。

思辨:

上述講了兩個歷史例子,我們分別從這兩個點開始思辨宗教、文化、科學。

人們因為宗教於凝聚在一起,凝聚後(國家)更有效的進行分工,就更有效的產生多餘的資源,以此養活一些專業人士(科學家),隨著科學發展宗教開始被人質疑。

人們因為相信自己是炎黃子孫,並相信皇帝是神明的代言人,但是科技的發展讓不相信這文化的外人(西方列強)與清朝上國接觸後,為了維護自身的「神明的代言人」理論,發生的衝突問題導致清朝衰落以致滅亡。

PS: 假設皇帝不讓洋人下跪,那是不是就會完美解決問題呢?假設炎黃子孫(老百姓)發現不用跟「神明的代言人」下跪也不會出事,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「神明的代言人」?是不是社會的穩定就會被破壞?


那麼會不會也有一天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足以接觸「外人」,於是又發生了一場悲劇呢?